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教学结合2018-11-06 09:54浏览数:799次
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教学 动力工程部 郑利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对每一名老师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电厂实际工作环境与学校理论知识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效率;基础;反思 《热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热能动力专业培养技术人才必备的理论基础,而我们所有的校编教材更是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电厂的实际工作后的一本简单精华的教材。但是他依然具有理论教材所特有的缺点,那就是抽象性较强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逐步下降,学生普遍感到课程原理枯燥难懂,于是厌学、畏惧等情绪油然而生,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每个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结合本学期的经验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和询问,并经过反复的反思和求证,分析了《热工基础》难教难学的多种原因,提出了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三熟二能一反思”。 一、所谓“三熟”即熟悉学生的基础及能力、熟悉课本框架及知识、熟悉电厂工作所需知识及运用方法。 1.熟悉学生的基础及能力 因为生源的多元化,我们学校的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有所不同,故学生的“底子”即知识储备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二年制的同学大多都是高中毕业并经历过高考,他们的知识储备及心理状态肯定要稍微好一点。而我们的五年制、三年制学生大多初中毕业甚至有部分同学初中还未完全毕业就坐在了我们的教室里听课。那么两者相比较,显然两年制的学生基础更好一点,那么我们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讲的稍微粗糙一点,一些过于细节的问题可以一提即过,我们的学生有足够的基础支撑他们听明白。相反,对于五年制、三年制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学历比较低,来学校之前所学习的内容也就比较少,那么我们的课堂讲解必须做到足够详细和耐心。正所谓因材施教,只有在充分了解我们学生的自身素质及学习能力后,我们才可以因材施教。否则,不懂材何谈教。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做好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之前的基础能力。 2.熟悉课本的框架及知识点 我们教材用的是校编教材,一些知识框架的构架和知识点的组成可能和我们大学时所学习的课本有一点的差距。那么为了更好的给学生们讲解。作为老师必须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对课本足够了解老师才可能在讲课过程中不受课本的过分约束和限制。就是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样,讲解内容以课本为依托却不能完全局限于课本。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的流畅性,丰富性,和前后的联系性。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在走上讲台以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 3.熟悉电厂工作所需知识及运用方法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那么我们学校作为一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课堂教学的目标最终也是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在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然最终目的是生产一线,那么作为一名老师只有真真切切的了解生产一线所需要的知识后才能够在课堂上避重就轻,把学生更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在以后可以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能够真正的熟悉电厂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甚至亲身去实习才能够真正做到。 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就是我所说的“二能” 1.能激发学生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那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欲望呢?《热工基础》作为一门技术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技能的基础。然而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无法进入“未雨绸缪”的境界。对此,在《热工基础》课的教学中尽力以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一次上《热工基础》课程时,先不急于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讨论我们平时见过的电厂的烟囱啊凉水塔啊这样的比较常见而又具有标志性的电厂设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再比如讲《热工基础第四单元课题四热电合供联产》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讲解现实中废物利用的例子来引导讲解,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听明白还能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实际事物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就觉得学有所用,从而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对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是有了解的却又了解的不够清楚。比如说,你问一名热动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个专业以后你们会干什么”他们会略带玩笑般的告诉你“烧锅炉的”。那么锅炉应该怎样烧、为何烧,他们可能就不清楚了。所以说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具体责任不是很清楚又很想知道,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对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有明确的认识,能够满足学生对这种未知的渴望。 三、一反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名老师同样如此,也许我们前面讲的“三熟两能”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备课备的很好,对学生的了解也很到位,讲课也很丰富多彩。可是你就是没有在教学后进行反思,那么你的课程依然是失败的。所有前面我们讲到的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我们根据教学目的,培养方向,生源素质,做了这些准备。可是教学的主体依然是学生,只有学生真正的学习到了,学习好了,我们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而反思则是对我们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评判。通过反思我们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坚持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只有这样老师的教学才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总之,在《热工基础》的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新思路、新方法的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1] 宋长华 . 热工基础 .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 浅谈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如何上好课
下一篇: 2015—2016学年优秀团员等先进名单
|